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1:31:00
山东莒县招贤镇
电商赋能,“花样经济”绽放新花火
“家人们看过来!这束刚摘下的高原红玫瑰,花茎笔直挺立,花瓣层层叠叠红得像晚霞!”镜头前,李素梅手持鲜花,侧身将镜头拉近,指尖轻轻拂过花瓣,“咱们的每一朵都经过花农精心挑选,花型饱满,花期能养7天以上。”
镜头切换到一旁的工作台,助播正麻利地打包:“现在下单的宝子们,我们用专业锁水棉+防撞网+冷链运输,确保您收到的鲜花和直播间里一样新鲜!”李素梅拿起手机展示后台数据:“家人们太热情了!刚上架的300束已经秒空,仓库正在紧急补货。”
直播间里,包装好的鲜花一箱箱堆成小山,快递员推着小车来回穿梭。李素梅对着镜头比心:“感谢家人们支持,今天下单的全部当天发货。”
“90后”李素梅是山东莒县招贤镇西黄埠村玫瑰种植户,在这之前,她曾专职做电商,这几年,她和丈夫回到村里,承包了3个玫瑰种植大棚。“现在鲜花主要在线上销售,今年‘2.14’的时候,普通玫瑰卖到了3元一枝,A级玫瑰卖到了6元一枝。”李素梅介绍,他们家种植的其中一个花棚,大约2亩地,仅一茬花就卖了18万元。
招贤镇的鲜切花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全镇鲜切花专业村已达29个,鲜切花专业合作社26个,电商100余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可向社会提供高原红、艾莎等国内外热销玫瑰300余个品种,年产鲜花6亿枝,年销售额达5亿元,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和特色品牌。
过去,招贤镇的鲜切花主要依靠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通过批发商将鲜花运往全国各地的花卉市场。然而,这种销售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销售渠道单一、中间环节多、利润空间被压缩等。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花农往往难以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导致鲜花滞销、价格波动大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招贤镇鲜切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让电商更好地助力鲜切花产业发展,招贤镇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整合各类资金4300余万元,打造占地30亩的招贤鲜切花交易市场,委托第三方专业运营,配套建设对手交易大厅1处、电子交易大厅1处、市场配套3座以及分拣车间1处,实现域内玫瑰种植、加工、储存、流通等一体化链式发展,同时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与多家快递公司合作,确保鲜花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客户手中。
此外,招贤镇加速电商发展,邀请专业讲师为花农和电商从业者传授电商运营、直播技巧、客户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电商业务水平,并借力抖音、快手等媒体宣传平台,多层次、全方位进行花卉推广销售,打造“山东万亩玫瑰基地”“如意鲜花”等特色直播间,在西黄埠村、陈家土岭村设立党建电商直播间。
如今,电商已成为招贤镇鲜切花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据统计,今年以来,招贤镇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鲜切花数量同比增长了50%,销售额增长了60%。越来越多的花农尝到了电商的甜头,纷纷加入到电商销售的行列中来。
“我们将加大对电商助农的关注力度,不断优化服务,借力电商发展新赛道,持续围绕鲜切花产业做好‘一镇一业’文章,擦亮‘招贤玫瑰’兴业富农的金字招牌。”招贤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招贤镇还将进一步深化电商与鲜切花产业的融合,拓展电商销售渠道,开发更多的鲜花周边产品,推动鲜切花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更多的力量。
来源:莒县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