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2 19:39:00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大规模、高质量的国土绿化行动,中国成为这期间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今天的感知生态之变,我们从西藏的一片原始森林看起。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正在进行巨树群落状态调查。每秒钟,200多万个激光雷达脉冲点打入眼前这片原始森林,树高、树冠等信息被精准感知。研究人员感到惊喜的是,两年前他们在这里发现的亚洲最高树,在102.3米的顶端,如今又长出了新的枝叶。
而曾经,由于过度砍伐、不当开发,不仅西藏,全国天然林都在持续退化。
转机发生在2014年,国家率先在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叫停天然林商业性采伐,随后从试点扩大到全国。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绿色越织越密。而同一时间,植树造林也不断向绿化空白处延伸。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造林超10亿亩,为全球贡献了约1/4的新增森林面积,越来越多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的区域披上了绿装。
地处科尔沁沙地西缘的内蒙古翁牛特旗是京津风沙源之一。过去这里黄沙漫漫,缓缓前进的流沙不断挤占人们的生活空间。如今当我们把目光再次聚向这里,可以发现18条穿沙公路将560万亩沙地切割成几十块,每块沙地里,黄柳、柠条扎根生长。绿进沙退,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利用测风仪、集沙仪观测到这样的变化,每年这里的扬沙从15次减少到3次,沙尘暴从11次减少到1次。曾经的京津风沙源正一点点沉寂。
绿色正快速覆盖着国土,变化就发生在百姓家门口。
在北京超大社区天通苑,信令大数据画出了居民的“遛弯半径”。几年前,大多数居民的遛弯半径在1到2千米,而现在,这个半径缩短到500米。就近遛弯是怎么实现的?
2018年以来新建改造的十多个城市公园,让人们得以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不只是在超大社区,从小微绿地、“口袋公园”,到景观森林、绿色廊道,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生态留白”成为百姓触手可及的幸福。
卫星感知到变化:
这是山西太原晋阳湖片区,环湖11个村整拆腾出绿色生长空间。
这是河南郑州西流湖公园,贾鲁河故道滩涂上3.2平方公里新增植被已绿树成荫。
这是山东日照卧龙山街道,近海养殖区、岸线破损处,蜕变为一条阳光海岸绿道。夜幕降临,热成像系统观察到,这里每天约有2万人次的流动聚集,十多种不同的运动模态,让这条绿道焕发着勃勃生机。
今天的中国,绿墨泼染中华大地,书写出新时代的绿色奇迹,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