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4:54:00
在人工智能技术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浪潮中,医疗健康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4月9日,在2025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CMEF)同期,联影举办uAInnovation2025创新大会,发布“元智”医疗大模型,并同步推出覆盖影像诊断、临床治疗、医学科教、医院管理、患者服务等多场景的10余款医疗智能体。这场以“多智能体”集群为核心的医疗生态发布,提示着AI焕新医疗场景下,整个行业正加快从“单点工具提质增效”迈向“群体智能驱动生产力跃迁”的新发展阶段。
解锁智能医疗未来新图景
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通用大模型取得突破进展,联影依托自身在医学影像和医疗AI领域的深耕,构建起医疗垂域、多模态协同、自主进化的大模型——联影“元智”医疗大模型(简称uAI NEXUS)。
基于数千万级医疗影像数据和数十万级医疗级精细标注数据训练打造的“元智”医疗影像大模型,不仅能支持 10+ 影像模态、300 种影像处理任务,在处理诸如复杂病灶诊断、器官分割等关键任务上,模型的精准度测评已超过 95%,性能大幅超越此前行业最优模型。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在主旨演讲环节谈到:“大模型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 ‘参数竞赛’,逐渐转向围绕‘生态协同和场景落地’的下半场比拼。未来由文本、影像、混合模型能力驱动的大模型基建,将有可能全面重塑AI产品的应用形态,最终将智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AI从效率工具转变为“智能协作者”
如果说元智医疗大模型是联影数智化医疗的坚实底座,那么基于该平台孕育而生的一系列“医疗智能体”是联影加速医疗AI在应用端大爆发的核心驱动力。
大会现场,联影首度公布十余款适用于影像诊断、临床治疗、医学科教、医院管理、患者服务的多场景智能体,在元智医疗大模型的赋能下,这些智能体以感知、理解、决策、执行为核心能力,支持解决临床痛点。
在影像诊断领域,uMetaImaging影像全智能体,打破了传统AI“单病种、单应用”的局限,依托海量跨模态医学影像数据与文本数据训练,构建起了一套影像智能体诊断范式。在放射科,基于影像大模型,智能体仅需一次胸部CT扫描,即可自动进行胸腔、食管、纵隔、气管与支气管、肺部、骨骼、心脏与大血管等部位 37 种胸部 CT 常见病种和异常的检出,其行业首创“一扫多查”性能目前超过业内最好的模型。
在临床治疗场景中,手术智能体充分展现从理解到精准行动的卓越能力。以复杂的外科手术场景为例, uAI MERITS多元手术智能体创新性地整合视频、语音、图像等多模态数据,构建起智慧手术室的“眼、脑、手”协同体系。
联影还推出患者服务、医院管理等场景下的智能体。其中,“有爱小山-病历助手”依托医疗多模态大模型,可一键生成多种类型的医疗报告,重塑报告书写模式。该智能体已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落地应用。
推动诊疗装备向“智能体化”演进
联影在大会上还全面展示了全栈全谱AI技术赋能下的超级装备蝶变成果,覆盖精准影像、诊疗融合与健康管理三大关键领域。
在精准影像方面, 联影此次展示了业界首创uCT SiriuX双宽体CT ,突破性地实现了8ms业界最高心脏时间分辨率、双宽16cm全脏器容积覆盖和470mm超大能谱成像视野,成就了时间、覆盖与精准度的全维性能飞跃。其公开的单心动周期全心能谱多维度成像,将在不远的未来,为复杂冠心病等疾病的精准诊断提供全新维度的技术可能。
在诊疗融合领域, uLinac EternaTx一体化CT直线加速器集成了CT影像引导功能,首次实现了影像与剂量双引导的在线自适应放疗,为肿瘤患者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治疗方案。“零噪声”DSA 通过57%的分辨率提升与低剂量成像技术的突破,在保障微创介入手术“安全与精准性”的同时,兼顾患者舒适性。uInterv C550经皮介入手术机器人以实时可视化引导与高精度主动操控技术,重新定义了穿刺手术的新范式。
在健康管理方面,首批医疗级可穿戴设备,涵盖助听器、动态血糖监测与心电监测系统,围绕听损、糖尿病与心血管三大慢病,结合AI算法赋能,推动个体健康叙事从“被动诊疗”走向“主动预防”。
薛敏表示,未来这些超级装备将进一步向人机无缝协同的智能体迈进,全方位重构医生及医技人员、患者、设备三者协作的模式。
从元智医疗大模型平台到10余款医疗智能体发布,联影正以生态化、场景化创新,推动“诊与疗的无缝融合”“医院与家庭的健康管理闭环”,以及“数智技术与临床需求的深度共生”。 联影表示,将持续与产学研医加快深度共创,推动“元技术数智化医院”从蓝图走向现实,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