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推荐 >

踹掉渣男父子,我带儿媳名满京:结局+番外(郁篱)全文郁篱读无弹窗结局_郁篱读结局章节列表_笔趣阁(踹掉渣男父子,我带儿媳名满京:结局+番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3 14:51:16    

  郁篱呆滞了半天,接着又问:“那你今年多大了?”
  沈厌苍白的薄唇紧紧抿住,再度摇头:“不记得了。”
  郁篱:“……”
  行、行吧……反正看着应该是二十出头的样子,最多也就二十四五。
  房间里一时间气氛微妙,沉默之中,郁篱在好奇沈厌以前经历过什么,沈厌在等待郁篱的决定。
  换句话说,他在等她决定是否喊人牙子来再把他卖了。
  沈厌会这样想自有缘故,因为袁景林讲给郁篱的经过并不是“完整版”,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有很多细节袁景林是不知道的。
  三年之中,沈厌其实远不止经历过那几户人家。如果把每一次“倒手”都算上,他在这小小的长乐县城里已经被卖了近二十次了。
  袁景林只跟郁篱说了那几家,是因为他只听说了哪几家。
  换言之,就是沈厌在那几家待的时间比较长。
  其余的十几户,大多是因为人牙子隐瞒了他的情况才买下了他,后来得知实情就不想要了,少数则是他自己跑了出去。
  乌鸦端着饭进来的动静打破了屋里微妙的安静,郁篱拉回神思,吁了口气,笑道:“先吃饭吧。”
  她说着,乌鸦已将手里的托盘放在床头的小圆几上。
  一屉蒸饺、一碗香菇鸡肉粥,还有一碗淡黄色洒着些许葱花的鸡蛋羹。
  沈厌看得愣住了,视线在饭食和郁篱之间转了好几个来回,最终还是不敢相信地小心询问:“夫人的意思是……让奴吃这个?”
  郁篱无奈一喟:“罢了,先跟你说两条规矩。”
  沈厌忙要起身听训,郁篱早有预料,抬手按住他的肩,把他拦住了。
  她撇了撇嘴:“我们家不过寻常人家,经商赚了些钱而已,只富不贵。所以第一条规矩——你不必在我家里这样自称,我们家里也从未有这样的规矩。”
  ——她这话倒不是在tຊ哄沈厌,而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
  封建社会阶级分明,这种阶级又体验在生活中的各种细节里。在这个大凌朝,为官做宰、封侯拜爵者高人一等,家中下人中出身好些的是平头百姓,出身低些的则在奴籍,都比他们要低一等,因此可称奴称婢。
  而在郁篱这样的商贾人家,自己就是“平头百姓”,雇佣来的家丁理论上并不比他们身份更低。像沈厌这种卖身进来的倒确实低一头,但除非是因获罪被官府贬入奴籍的,否则脱籍变为平民也就是主家一句话的事,所以这其间本就没有那么大的分别,这样的人家若用这样的称呼就不大严谨。
  自然,很多喜欢作威作福的人家还是会用的。可郁老爷子是见过大世面的主儿,他早年走南闯北的时候听过不少因为苛待下人被报复的事情,就在郁家禁止了这种颇有轻视意味的称呼,更不允许苛待下人。
  若下人犯了错,小错可以罚,大错则直接发卖、解雇,但不允许把人折磨成沈厌这样。
  在原身嫁到顾家之后,这条规矩也很好地延续了下来。
  ……至于原身玩命地磋磨三个童养媳,那是另一码事,是纯粹因为“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带来的心理扭曲。
  郁篱对此很是庆幸,庆幸原身没有变态到连下人一起虐,才让她还能有崔叔夫妇这样的得力助手可用。
  沈厌听她这样说,轻轻点了点头:“我记住了。”
  “好。”郁篱笑笑,“第二条,我家也没有让下人饿着的规矩。日后不论你在忙什么,到了吃饭的点就去吃饭,不够吃就再盛,大可不必夜里去偷馒头吃。”
  沈厌听到最后一句毛骨悚然抬头:“夫人……”他没想到她知晓他偷东西的事。
  郁篱一哂,不理会他的紧张,指了指托盘里的几样东西:“所以这个你也安心吃就是了。昨天破五,全家都吃了饺子,这一屉是专门给你留的。至于蛋羹和粥,是刚让他们给你加的,算起来你都快一天一夜没吃东西了,只一屉饺子怕你吃不饱。”
  她含笑舒了口气:“你吃吧,我走了,省得我在这里你不自在。吃完不必急着干活,安心将养几日再说。到用得上你干活的时候,我自会让人来吩咐你。”
  她说罢就站起身,沈厌条件反射地也赶紧站起来,见她往外走,便低着头送她出去,心情很是复杂。
  郁篱走到门口回头看了看他,笑道:“好好养伤吧。”然后摆摆手,轻松地走了。
  郁篱自问跟沈厌把该说的都说清楚了,就回到自己的院子里继续看三个孩子的功课。不料过了一刻,乌鸦又过来了。
  这回乌鸦很有些无奈,跟她回话说:“夫人,沈厌没吃多少东西就全吐了。”
  郁篱一听,以为还有他们所不知的病症,就让乌鸦再去请袁景林,但乌鸦摇头说:“小的问了问,他说他到康宁堂这大半年都没碰过荤腥,久不见油水的人是这样的。要不先让厨房做些清淡的,若吃了还吐再去请袁大夫?”
  郁篱想了想,就道:“那让厨房熬个小米粥吧,再用素油炒个青菜给他。”
  “是。”乌鸦告了退,郁篱忍不住一声叹气。
  ……这事真够离谱的。原身先前那么磋磨三个童养媳,她们也不至于大半年都见不着荤腥,郁篱穿过来给她们安排肉蛋奶,她们马上就开开心心地吃上了,从不曾有过这样的肠胃失调。
  康宁堂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郁篱身边,舒月已经在缝那个正式版的包,也就是用晕构月华锦做的那只。她本就知道这件东西尤为重要,需得精益求精,前天又跟杨燕容成了朋友,缝制起来自然就更上心。
  然后郁篱就发现……这孩子越缝凑得越近。
  她皱皱眉,伸手一拽她手里的东西,严肃提醒:“别离这么近,时间长了眼睛要坏了!”
  说完就感觉这话似曾相识,俨然就是她青春期听得耳朵起茧的家长台词!
  郁篱心情微妙。
  元月十三,舒月缝好了这只包,郁篱仔细看过,觉得做工没什么问题,就带着她一起去了杨家。
  杨燕容正陪祖母说话,一时不得空来见她们,易颂宁就自己招待二人。
  拿着舒月做出的包,易颂宁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这包也就两个巴掌大,浅粉色的温柔料子,里面掺着若隐若现的缕缕金丝。两条裁缝得规规整整的系带从两侧搭到前端,配着一枚雪花银的小方扣。其上有先有一个弯月形的手提袋,还有一根更长的斜挎带,是可拆卸的。
  整个包的轮廓都很精巧雅致,两根不同的袋子又让它更实用了些。
  易颂宁看得啧啧称奇:“这做工倒把我们府里的绣娘都比下去了,你这女儿教得可真厉害!”
  舒月在人生的前十二年里几乎就没被夸过,郁篱穿越过来的这些日子虽然经常夸她,主打一个鼓励式教育,但现在被外人夸奖,舒月还是有点手足无措,坐在郁篱身边低着头,手指绞着衣带,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这副样子比起那日一去郁家就能大大方方跟郁篱闲话家常的杨燕容实在有点小家子气,但郁篱明白这不是舒月的错。
  她笑着搂了搂舒月,跟易颂宁说:“这是她自己的天赋,不是我教的。”
  “真好。”易颂宁还在忍不住地夸,“要不是为着燕容的婚事,这包我便自己扣下了,才不给她!”
  这话逗得郁篱笑了,舒月也笑出声,易颂宁总算放下了那个包,接着就吩咐侍婢去端糖和点心,一连报了七八样,巴不得把好吃的全塞给舒月。
  母女两个离开杨家的时候,易颂宁仍是亲自将她们送出了门,等舒月上了车,易颂宁却喊住了郁篱,私下里付了她十两金。
  郁篱本不知那荷包里有什么,随手打开一看便吃了一惊,连忙拒绝:“这是干什么!”
  易颂宁硬将那荷包塞回她手里:“拿着吧。我知道那晕构月华锦价值不菲,你家姑娘又给做得这样漂亮,我不能让你吃了亏。”
  郁篱摇头,仍是拒绝:“那也没有这么多。”
  正当她踌躇是否要把成本如实相告的时候,易颂宁忽然说:“实不相瞒,我让人查过你家了。”
  郁篱猛地抬头,望着易颂宁,摸不清这话意味着什么。
  易颂宁抱歉地笑笑:“你别误会。官场无情,我们交朋友不得不谨慎,都是要打听底细的,并没有别的意思。”
  郁篱稍稍松了口气,易颂宁一声喟叹,续道:“我知道你前阵子才与夫家和离,家里的三个姑娘不是你生的,是将童养媳认作了女儿。”
  易颂宁说着,神色变得有些黯淡,沉吟了一会儿才接着说下去:“不瞒你说,我进杨家乃是二嫁。头一位和你踹开的那位一样,婚前人模狗样,婚后本性毕露,所以我生下孩子便休了夫。凭着娘家给的底气,我当时应是比你更硬气一些,可便是这样我也没底气自己带着孩子过活,只得将燕容的姐姐托付给了兄嫂,自己依靠着家里又谋了如今这门好亲事。可你……”
  易颂宁看着眼前的郁篱,眼中升起敬佩:“你背后是郁家,原大可不必管童养媳的死活,潇洒再嫁。可你却有勇气自己带着三个姑娘过日子,这固然是善举,与你而言却绝非易事,我打心里佩服你,你这个朋友我必是要交下的。”
  她再度将那荷包塞进郁篱手中,神色诚恳:“收下吧,料子钱与工钱原就是我该出的,多出来的只当是我给孩子们的压岁钱。日后你若有什么难处便来寻我,咱们女人之间相互帮衬着,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事。”
  话说到这个份上,郁篱再推辞就不礼貌了。
  她于是收了钱,向易颂宁道了谢,易颂宁这才满意了。转脸又命侍婢将舒月方才爱吃的几样点心装起来,装了足足两大食盒给她们送到马车上去。
  郁篱见状笑道:“姐姐这样大方,我日后可要常来姐姐家里打秋风了!”
  易颂宁嗤笑:“你只管来!我夫君此番丁忧得有三年呢,我在这长乐县里无亲无故,巴不得你常来坐坐。若我得空,我也找你去。”
  “好,姐姐尽管来!”郁篱道。
  二人这便道了别,郁篱登上马车,启程回家。
  到了家,郁篱就唤来账房先生,让他将十两黄金的进项记了账,又取出其中一两兑了银子。
  依当下的行情,一两黄金能兑十两银子,也就是十贯铜钱。
  郁篱将其中八贯钱收进矮柜抽屉里以便日常随时取用,余下的两贯拆开,分成四摞各五百的铜板,喊来三个姑娘,给她们一人一摞,告诉她们说:“日后每人每个月有五百文钱的零花,你们平日想买点吃的玩的就自己去买。花不完就攒着,总归凭你们自己安排。”
  姐妹三人对tຊ视一眼,绮月犹豫道:“不用了娘……我们刚刚拿了压岁钱呢。”
  除夕那晚,郁篱给了她们一人两贯的压岁钱。
  “压岁钱是压岁钱,零花钱是零花钱。”郁篱含笑,说罢就让甘棠寻了三只荷包来,给她们分别将零花钱装好,叮嘱她们日后每月十日来领新一个月的,然后又把先前试制的那三只包拿了出来。
  给杨燕容那只由于晕构月华锦就那么一小块,包就做得只有两个巴掌大。但试制的这三个布料不缺,她又一开始就琢磨着要给她们当书包,因此尺寸要大不少,足够平摊着放书。
  她把三个包摆在三个姑娘面前:“你们各挑一只,回头当书包用,省的每天抱着书跑前跑后的了。”
  三个女孩子眼前一亮,都很惊喜。
  她们本来就都觉得这几个包做得很好看,但都以为郁篱要将它们一并送给杨家,现在听说是给她们的书包,这可比拿到零用钱高兴多了。
  三人也很快就分好了颜色。
  年纪最小的欢月一下子抱住了那只浅橘配银扣的,舒月觉得哪个都好看,就让绮月先选。绮月左看右看选了玉色配金扣的,舒月便拿了最后那只银色配铜扣的。
  郁篱笑吟吟地看着她们挑,等她们都选好后,就让绮月和欢月先回了房,把舒月独自留了下来。

踹掉渣男父子,我带儿媳名满京:结局+番外(郁篱)全文郁篱读无弹窗结局_郁篱读结局章节列表_笔趣阁(踹掉渣男父子,我带儿媳名满京:结局+番外)
相关文章
踹掉渣男父子,我带儿媳名满京:结局+番外(郁篱)全文郁篱读无弹窗结局_郁篱读结局章节列表_笔趣阁(踹掉渣男父子,我带儿媳名满京:结局+番外)
2025-05-13 14: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