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9:48:00
【来源: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_教育科研】
4月9日,昌化一小举办“聚焦分项评价,优化课堂实践”专题教研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临安区研训中心语文教研员以及昌化一小教共体学校的积极参与。活动通过课例展示、数据研讨、专家引领等环节,探索以分项评价驱动课堂模式创新的实践路径。
活动以昌化一小裘美玲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文言文《司马光》拉开序幕。本节课创新引入分项评价量表,围绕“字音与停顿”“阅读理解”“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学习态度”五大维度展开教学设计与课堂观察。裘老师通过阶梯式任务群设计,引导学生从诵读、理解到创造性表达逐层突破,观课教师则借助量表对课堂进行多维度动态追踪。
课后,全体教师基于分项评价量表的数据展开分组研讨。各小组聚焦量表项目的观测结果,结合具体教学行为展开深度分析。如第三组组长指出:“在创造性复述,大部分学生很难实现语言转化,可增设学习支架,通过情境创设帮助学生突破语言转换难点。”这种基于实证的研讨模式,使评课从经验判断转向科学诊断。
活动最后,研训员钱炳伟作关于教学评价的专题讲座,他以《司马光》课例量表为例,解析如何将课标转化为可操作性指标。他强调分项评价要立足"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建议教师从课程标准中提取关键能力指标,设计可观测、可测量的评价量表。钱老师以阅读教学为例,向与会老师一一展示如何将"提取信息""形成解释""整体感知"等能力要素转化为课堂观测点,最终将抽象能力指标转化为可落地的课堂行为,并指出评价数据应及时反哺教学改进。
本次研讨活动通过“课堂实证—数据研讨—理论升华”的研修模式,为课堂转型提供了实证支撑,学校将持续以评价改革撬动课堂深度变革,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