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6:09:00
中新经纬4月24日电 题:原创IP出海,如何从“个案突围”到“体系崛起”?
作者 魏鹏举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
由中新经纬研究院和国家广告研究院发布的《从中国IP到世界IP》(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IP出海正在从“产品输出”向“内容传播”、从 “单向输出” 向 “双向共创”、从 “规模复制” 向 “价值定制”的范式转型。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本土文化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更彰显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拓展与提升,这两个方面也正是中国文化IP在最近能亮点频现并蔚为大观的根本原因。
IP经济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受众越多,业态越丰富,IP的经济价值越显著越有竞争优势。中国原创IP及其市场效益这些年来有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本土巨大的文娱受众规模以及基于文化自觉自信的大国潮经济繁荣,当然也是中国文化经济政策的成功。
无论是产业还是文化,在出海方面的成功,本质上都是内生优势的溢出效应。国家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国原创IP在国内繁荣、在国际市场开疆拓土,也正是基于文化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内因而产生的中国文化吸引力与影响力的成果。从建设文化强国以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维度,中国持续大力度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成长为支柱产业,其中一个着力点就是原创文化IP的培育与孵化,财政专项补贴、税收减免以及金融支持、人才激励等相关政策协同作用。无论是游戏《黑神话:悟空》还是电影《哪吒》系列,都得到了国家或地方的财政或税收支持,政策推动的多元多层次文化金融体系,也为这些优秀文化IP营造了越来越有长效可持续耐力的包容性投融资环境。
《报告》从《黑神话:悟空》《哪吒》系列电影及卡游等原创IP出海案例分析,这些原创IP的出海不但有利于促进中国人文经济及其国际话语体系的建构,其还具有很强的产业渗透效应经济效益。比如《黑神话:悟空》带动各类文创衍生品、盲盒等大卖,尤其引起巨大关注的是对于山西等取景地的旅游业爆火带动。原创IP的出海成功,往往在国内会形成很大的自豪情绪正反馈,激发内需,当然也会带动国际性的文创产品销售或授权衍生,对于入境旅游产生推广和吸引作用。
着眼长远,中国原创IP的国际化发展,是中华文化影响力与中国经贸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基础性铺陈。人文经济体现的是文化与经济协同赋能的综合发展模式,是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的融合互渗发展态势。人文经济发展意味深长,是探索并建构以人为本中国价值、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现代化发展体系的重要实践方向,是改变西方中心主义全球发展格局的中国方案。原创IP出海,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形成深刻的人文效益,让全球感受中华文化魅力、重构国际流行文化格局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理解、认识、尊重、接受中国价值,在文化和经济的综合维度塑造中国模式的国际话语体系。
《报告》提出,中国原创IP从文化资源优势向全球价值优势的转化,是决定IP出海能否从“个案突围”向“体系崛起”跨越的重要因素。
笔者认为,做好原创IP出海,促进文化资源向全球价值优势转化,我们需要在发展观念、市场主体、产业结构、授权体系等全生态格局上做好准备并积极努力。其一,政产学研都要形成以创新驱动文化经济发展的总体共识,在政策上发力鼓励创新,培育孵化优秀文化IP,将文化资源、科研资源、资金资源、渠道资源等向创造力倾斜配置,让中国IP创造者成为国际明星;其二,让市场切实成为IP经济的主导,创意创新是大概率成效,足够数量、足够有创造活力的文创产业主体是中国原创IP实现爆发的生态基础,《黑神话:悟空》这样的单体IP或卡游这样的平台IP,都有效地验证了这个生态逻辑;其三,积极构建文化新质生产力作为引擎的中国自主IP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数智化、产业化是我们实现中国IP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此外,可能是最具现实效用的,是将抽象的文化IP转化为原创知识产权(IPR),让文化资源优势真正化为创意产业优势,面向全球合作开发中国原创IP的授权体系,把零散的IP资源整合营销,打通中国人文与经济双重价值的国际化通道,打造中国自主IP矩阵的主题公园。(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张芷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