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5:16:00
4月15日,兴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瑞灵率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视察县中托管帮扶工作进展情况,推动解决当前存在的短板弱项,着力构建城乡教育协同发展长效机制,推动教育惠民政策落地见效,助推兴宁市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兴宁市政府副市长谢明扬参加了活动。
刘瑞灵一行通过实地察看坭陂中学、兴宁一中等学校的校园建设、现场听取工作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详细了解县中托管帮扶在学校管理、教师素养、教研质量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同时,围绕完善帮扶机制、优化师资配置结构、改善办学条件等关键环节提出具体意见建议。
据介绍,自2024年兴宁市全面启动县中托管帮扶工作以来,全市10所县级普通高中已构建起“珠三角+本地优质校”双轨帮扶体系,通过细化教师交流、资源共享、管理优化等举措,形成教育协同发展的新格局,2024年本科上线率较2023年显著增长。
座谈会上,刘瑞灵充分肯定了县中托管帮扶工作取得的成绩,他强调,要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帮扶走深走实,继续深化与广州天河区、梅州梅江区的协作机制,推动帮扶协议“提质扩面”。要聚焦队伍建设,破解师资结构性矛盾,通过定向培养、提高待遇、“同上一堂课”、强化教师能力培训等方式,让乡镇学生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要加大投入力度,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用足用好帮扶资源,加快补齐教育短板,为兴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南方+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李宗龙 古烨
【作者】 张柳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