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清明踏青安全指南:不负春光,更要平安归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18:23:00    

清明时节,春意盎然,正是阖家出游、亲近自然的好时机。然而,随着踏青、祭祀等活动增多,火灾、迷路、意外受伤等风险也随之上升。如何在享受春光的同时守护安全?这份清明出游防灾减灾指南,助你平安出行,不负春日好时光。

防“火”于未“燃”:山林踏青的“隐形警戒线”

风险点:清明祭祀焚烧纸钱、野外烧烤、随手丢弃烟头等行为,极易引发山火。

安全贴士:

1.文明祭祀:倡导用鲜花、植树等方式替代焚烧纸钱。若需焚烧,务必选择空旷无草木的硬化地面,并备好水或灭火工具,确认火源彻底熄灭后再离开。

2.禁火区域不越界:遵守景区规定,不在禁止明火的区域烧烤、野炊。

3.警惕“隐形火源”:放大镜、玻璃瓶等物品在阳光下可能聚焦引燃枯草,需妥善收纳。紧急应对:若发现火情,第一时间拨打119,逆风逃生,避免进入陡峭或植被茂密区域。

防迷失方向:手机导航≠万能保险箱

风险点:山区信号弱、路线复杂,徒步时易偏离常规路线导致迷路。

行前准备:

1.下载离线地图:提前在手机中保存目的地的高清地图,推荐使用专业户外导航APP。

2.告知行程:将具体路线、预计返回时间告知亲友,避免独自进山。

3.装备清单:携带口哨、手电筒、充电宝、便携指南针和应急保温毯。

4.迷路自救:保持冷静,尽量原路返回或寻找明显标志物(如溪流、山脊)确定方位。

5.若无法脱困,寻找安全避难点,用口哨或闪光灯发出求救信号(国际通用SOS信号:三短三长三短)。

防虫蛇侵袭:草丛中的“不速之客”

风险点:春季毒蛇结束冬眠,蜱虫、恙虫等活跃,叮咬可能引发严重过敏或传染疾病。

防护措施:

1.穿戴防护:穿长袖衣裤、高帮鞋,裤脚扎入袜内,避免暴露皮肤。

2.避开高危区域:少在潮湿草丛、枯叶堆、石块缝隙附近久留。

3.应急处理包:备齐酒精棉片、抗蛇毒血清(若前往毒蛇出没区)、镊子(蜱虫叮咬后勿硬拔)。

紧急处理:

1.被蛇咬伤:立即用清水冲洗伤口,用弹性绷带在伤口近心端10厘米处包扎(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减少活动,迅速就医。

2.被蜱虫叮咬:拿着镊子或夹子,紧贴蜱虫头部尽量靠近皮肤处,轻轻往上提拉,注意避免挤压蜱虫身体,消毒后观察是否出现发热、红疹。

防病从口入:野餐背后的“舌尖隐患”

风险点:气温回升加速食物变质,误食野菜野果易中毒。

饮食安全法则:

1.保鲜有方:用保温袋存放食材,生熟分开,肉类、乳制品避免在常温下暴露超1小时。

2.野菜慎采:不熟悉的野菜、野果不随意采摘,谨防误食毒蘑菇(如白毒伞)、钩吻等剧毒植物。

3.饮水安全:不直接饮用山涧溪水,建议携带瓶装水或使用净水片过滤。

防意外伤害:踏青路上的“温柔陷阱”

风险点:湿滑山路、松动石块、老旧设施易导致摔伤、坠落。

避险技巧:

1.行走原则:“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使用登山杖探路,避开青苔、碎石坡。

2.儿童看护:避免让孩童靠近悬崖、深水区,游玩设施前检查螺丝是否松动。

3.急救技能:学习止血、骨折固定(用树枝、围巾临时固定伤肢)、心肺复苏等基础技能。

安全是最近的归途清明踏青,

是人与自然的诗意重逢,

也是对风险防范的郑重考验。

备一份谨慎,多一份预案,

才能让这场春日之约不留遗憾。

愿你我携安全同行,

共赴山河无恙,

人间皆安。

资料来源: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备灾救灾中心

(大众新闻记者 周欣怡 实习生 高雪宁)

相关文章
清明踏青安全指南:不负春光,更要平安归来
2025-04-05 18:23:00
亮点多、活力足!假日经济“热辣滚烫”正当时
2025-04-05 12:01:00
《陈母问勇》:清明童声献英烈,一曲思念慰忠烈
2025-04-05 11:09:00
一家6口全部中毒,2人进ICU!这种“野菜”千万别采
2025-04-05 08:53:00
乙巳年清明恭祭华夏始祖神农炎帝典礼举行
2025-04-05 08: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