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共贵州省工委:黔中大地上的红色火种|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贵州抗战印记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2 09:41:00    

在黔中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用信仰与热血铸就的篇章,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那就是中共贵州省工委的革命历程。这支在长征途中诞生的红色力量,以忠诚为旗,以信仰为炬,在黑暗中点燃了贵州革命的燎原之火,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

1934年9月,贵州省第一工委在贵阳高家花园(今云岩区中东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文笔街)成立。因成立之初只有林青、邓止戈、秦天真、缪正元、赵促成、王石安、肖世铣、高言志、李余生等9人,史称“九人工委”。这几个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青年,以高家花园为据点,开启了“无经费、无援助,唯忠诚与信仰”的革命征程。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曙光照亮中国革命的航向。林青星夜兼程赶赴遵义,同党中央取得了联系,向中央组织部部长兼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罗迈(李维汉)汇报了贵州党组织工作情况,罗迈代表党中央承认贵州地下党,并批准建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共贵州省工委或省工委)。林青任省工委第一书记,邓止戈负责武装,秦天真负责组织。这是红军长征中批准建立的唯一省级党组织,犹如一座红色桥梁,将中央的指示与贵州的革命实践紧密相连。

中共贵州省工委成立后,立即展开三项核心任务:积极寻找党的上级组织、发展革命力量、支援红军长征。成员们以教师、军人等合法身份为掩护,在贵阳、毕节、安顺等地建立党支部。林青兼任遵义县委书记,高言志深入三合,缪正元前往安顺,邓止戈、黄大陆在黔军中活动。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提供贵州军事详图、国民党密电码本,甚至派女党员蓝运臧护送潘汉年安全赴沪,圆满完成中央交办的任务。

五四运动十六周年前夕,中共贵州省工委安排起草了《纪念“五四”、“五卅”告同胞书》,要求学生会和妇女会联合举行纪念会。集会当天,代表们愤怒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号召全省同胞团结起来,反对内战,一致抗日。

然而,革命道路从来不是坦途。1935年7月,贵州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9月,林青被国民党当局杀害。省工委被迫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但革命的火种已深植黔贵大地。

1937年3月,刘茂隆、邓止戈、秦天真先后转移出省,省工委停止活动。

1938年,党中央派邓止戈、秦天真由延安回到贵阳。贵州省工委在这一时期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和党的其他工作,全省党员人数从抗战前的100多人发展到500余人。

但革命形势依旧严峻。1940年3月,在国民党反动派不断发动反共高潮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南方局根据中央“隐蔽精干”的方针,指示贵州党组织疏散,另建隐蔽的新的领导机构,撤退已暴露干部。至此,省工委结束工作。

同年4月,中共中央在贵阳建立了贵州省临时工作委员会,邓止戈任书记。省临工委实行“三勤”(勤学、勤业、勤交友)、“三化”(职业化、社会化、合法化),继续输送干部、隐蔽力量。

然而,1940年7月,省临工委秘书长肖次瞻被捕,12月被杀害。省临工委其他成员先后离开贵阳,转移到外地。1943年7月,省临工委结束工作。贵州革命再次转入地下。

解放战争开始后,长期在贵州隐蔽的地下党组织及地下党员,坚持开展反饥饿、反内战、抗粮抗税、组织武装暴动等革命活动。贵州地下党组织与上级失去了联系,许多隐蔽下来的党组织和党员独立开展活动,直至抗战胜利。

今天,当我们重新走进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一件件文物、一个个史实,依然在诉说着一段段铭心的红色往事,它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策划:邓希容

摄影:杨阿敏

海报设计:陈威

部分图片和字体由AI生成

相关文章
中共贵州省工委:黔中大地上的红色火种|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贵州抗战印记⑨
2025-08-12 09:41:00
240余名葡萄专家齐聚三都 共话科技赋能促葡萄增效
2025-07-27 21:14:00
【寿光】寿光市举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
2025-07-23 08:43:00
上合数字合作网络启航 共绘数字经济新图景
2025-07-16 09:53:00
2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10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将出席上合组织天津峰会相关活动
2025-07-16 00: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