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1 07:58: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孔茜
今年4月份,国家数据局发布了70个重点建设的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济宁市“融合京杭运河济宁段航道数据,打造内河航运管理服务新模式”场景入选后,积极开展场景建设,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入选示范场景后,我们高度重视,多要素保障,积极开展了场景建设。”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谢艳震表示,在组织保障方面,将内河航运领域数据体系建设纳入我省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专项试点任务,加大场景培育推动力度。会同市大数据局建立协调机制,推动数据跨层级、跨部门共享共用。编制《济宁市港航智能管理驾驶舱建设方案》,依托航道信息化项目,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场景培育。
同时,开展数据汇聚治理。构建济宁港航数据枢纽,建成内河港航数据中心。梳理港航业务链条中产生的通航信息、船舶数据、环保监测等核心环节关键数据,形成覆盖33类业务数据的综合性数据资源池。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产生航道感知数据9.4亿条,不断丰富数据资源。加强数据治理,建立“一数一源”标准化治理体系,将分散在港口、水运企业等64个部门的数据资源整合为全域标准化资源池,数据可用率提升至98.7%。
为推动数据共享共用,打造智慧航运体系,积极推进跨区域数据互通。加入长江水系电子航道图服务联盟,航道水位、船舶轨迹、航标、桥梁等20余项数据实现与长江经济带、京杭运河沿线行业部门互联互通,并同步共享至省内河中心、地方海事局等省级平台,累计完成286万次数据调用,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达100%。
此外,深化数据应用,打造内河航运便民服务新模式。融合航道、港口、船闸、船舶、水文天气等基础信息以及物流信息,打造“云船检”“e交付”等一站式航道公共服务场景。线上提供通航调度、船舶检验等40余项便民服务,实现92项业务一网通办,为水运企业和船员提供更加便捷、综合、智能的信息服务。发布信息4万余条,回程船舶空驶率降低12%,节省10%以上物流成本。
截至目前,依托示范场景建设,已发布《内河智慧港口建设指南》等省级地方标准,取得3项软件著作权,为船企船员节省各类费用1000余万元。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