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学生设计口袋公园,在城市更新中开展劳动教育更有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15:24:00    

家门口的社区口袋公园要改造,黄浦区的一群中学生干脆直接参与到口袋公园的设计和改造过程中来——他们入户采访附近居民需求,动手制作图纸和模型,将真实生活场景转化为劳动教育的“实景课堂”。这样的“学校主导技术赋能—社区提供物理载体—学生完成真实改造”的校社联合,让学生在真实问题解决中感悟劳动价值,也正是上海中小学劳动教育正在积极探索改革的方向。

近日,中国教育学会劳动教育分会中小学劳动教育优质课教学展示活动在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附属小学举行。“择菜小能手”“水培绿豆”“陀螺制作”“家乡旅游方案设计”……来自全国30个省份的60位中小学老师和教研员汇聚上海,一一展现鲜活的劳动教育场景,不少具有创意的劳动课令人耳目一新。

交流中,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和教研员感受到,如何撬动丰富的社会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生活场景中解决真问题,让学生掌握真本领,是教育者需要思考的。

作为上海乃至全国成立最早的公办劳技中心,黄浦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多年来坚持为学生提供真实世界的真实体验。该中心主任龚铭介绍说,2023年,中心开展“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主题活动,分为“传统与现代结合”“城市美化师”“未来城市畅想”3个主题、6个研究方向。在参与城市改造过程中,中学生们采访街道干部,参与社区规划、改造项目,深入了解社区需求,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此外,黄浦区还围绕“衣食住行”构建生活化劳动实践,以“微任务”为载体,推动学校劳动课程应用向家庭场景的自然延伸。“阳台1㎡空间的N+可能大改造”“请来我家做客吧”等系列家庭劳动教育任务清单的发布,引导家长和学生在真实生活场景中应用课堂所学技能,实现“从课堂认知到生活浸润”的育人深化。

在嘉定区,产业、文化、非遗等在地资源纷纷转化为劳动教育资源,如徐行小学校内的耕织园、草编博物馆是上海市非遗进校园十佳传习基地,每年这些场馆都会敞开大门,迎接全区中小学生,充分发挥市级非遗传习基地的影响力。全区还通过建设嘉定区档案馆、嘉定区牙病防治所、马陆葡萄主题公园等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了解不同行业劳动者的平台,感受劳动者的不易。

坐落于“葡萄之乡”的上海市嘉定区马陆小学就充分利用在地资源,开发学校特色课程,课程包括6个主题系列,涵盖7大任务群。马陆小学还编制了学校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确定了学生劳动手册体系,并编制了学生劳动手册,开发了教师上课的配套课件及教案,让葡萄劳动教育成为这所学校的一张名片。

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劳动教育分会、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劳动教育指导专委会主办。

相关文章
中学生设计口袋公园,在城市更新中开展劳动教育更有趣
2025-05-12 15:24:00
纵览热点丨内蒙古一高校校庆日随机选学生当“一日院长” 学校:已持续11年,当选者培训1到2个月上岗
2025-05-09 17:01:00
AI面前的原创自证,学术把关不能只靠冰冷算法
2025-05-08 22:51:00
“五一”吉林:奏响消费“热”曲
2025-05-06 13:36:00
学生举报饭菜有蛆?最新通报→
2025-04-27 2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