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22:30: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王玉洁
一条条整洁的村道蜿蜒延伸,两侧绿树成荫,沟渠清澈见底,公益岗人员忙碌的身影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靓丽风景。近年来,阳信县劳店镇以公益性岗位开发为抓手,创新“公益岗位+路域环境治理”融合模式,不仅破解了农村环境治理难题,更拓宽了群众就业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阳信县劳店镇将公益性岗位开发与路域环境治理深度融合,按照“按需设岗、精准定责”原则,开发道路保洁、绿化养护、设施维护等公益岗位,覆盖全镇34个行政村。
通过“定路段、定人员、定标准”管理模式,每名公益岗位人员负责各自路段的日常管护。荀河村村民王大姐是首批上岗的公益岗人员,她感慨道:“过去路上杂草丛生,现在每天清扫路面、修剪绿植,每月还能增加收入,村里环境好了,大家心里也敞亮。”
公益性岗位的创设不仅扮靓了乡村“面子”,更做实了民生“里子”。劳店镇创新“公益岗位+”模式,赋予岗位人员多重角色:他们是环境整治的“保洁员”、道路安全的“巡查员”,也是政策宣传的“信息员”。陈楼村公益岗人员老张在巡查中发现一处路面塌陷隐患,及时上报后避免了交通事故发生。这种“公益岗位+”的设计,让公益岗位成为乡村振兴的“神经末梢”。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从“无人管”到“全员治”,劳店镇以公益性岗位为支点,蹚出了一条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如今,穿行在劳店镇的乡间道路上,既能感受到“路畅景美”的生态画卷,也能触摸到“民富村强”的发展脉搏。这生动诠释了:当公益性岗位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便能奏响共建共治共享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