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9:48:00
4月19日,第十五次脑心同治学术交流会在福建福州举行。本次大会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脑心同治防治慢病”为主题,共吸引全国800余名中西医专家参会,共探脑心同治高质量发展之路。
第十五次脑心同治学术交流会现场 脑心同治互联网医院供图
在开幕致辞环节,各方从不同角度强调了脑心同治的重要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超表示,该理论历经三十多年发展,已成为国家慢性病防治战略的重要理论支撑,专委会将持续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贡献力量。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郭双燕从学会协同创新和慢病防控等角度,强调脑心同治的关键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香美在视频致辞中评价了该理论的科学性与创新性,称其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健康中国建设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会上还发布了最新书籍《脑心同治理论与实践三十年》。该书是由赵步长、伍海勤、赵涛等专家历经三年时间完成的学术著作,集理论创新、临床实践与科普宣教于一体,为中西医协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开辟了新路径。
《脑心同治理论与实践三十年》新书发布仪式现场 脑心同治互联网医院供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通过线上祝贺新书发布,并期待本书能够为该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惠及更多的人群。
在特邀主旨报告环节,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段金廒聚焦经典方剂创新,提出“类方证据链”研究方法,为中药新药研发开辟新路径,其研究成果对中医临床用药和新药发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浙江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万海同通过讲解《中医脑心同治临床应用专家共识》,首次明确了脑心同治的定义、适用疾病范围、中医辨证标准与用药规范等。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文明教授分享了《偏头痛持续状态中西医诊治对策》。成都中医药大学陈秋教授则聚焦代谢共病管理,展示“脑心同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药一体化策略”。天津中医药大学朱彦教授就《卒中-心脏综合征(SHS): 临床前模型构建和中药丹红和稳心颗粒干预机制研究》,揭示“卒中-心脏综合征”的中西医干预机制。上海东方医院浦介麟教授分享了参仙升脉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
此外,会议还设有专家论坛和技术前沿等环节,分别围绕“脑心同治理论与实践创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进入脑心同治时代”等主题展开探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据介绍,未来脑心同治将在三大方向做重点推进:强化基础研究,解析心脑共病的分子机制;深化临床应用,推广“脑心同治联合门诊”模式;推动产业升级,加速AI辅助诊断系统、中药创新药等成果转化。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赵步长在闭幕演讲中表示,脑心同治是医学模式的变革和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实践,各界将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为守护人民心脑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第十五次脑心同治学术交流会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