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狼疮性肾炎:不必谈“狼”变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3:30:00    

苏州市立医院肾内科 王悦至 靳政玺

爱美的顾女士最近发现每到下午就会脚肿,近几天早上起床连眼睛都肿了,小便泡沫明显增多,关节也隐隐作痛,来到肾内科门诊,经过相关检查,医生告诉她,这是狼疮性肾炎,鉴于网络信息的影响,顾女士担心不已。

狼疮性肾炎是什么?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肾脏损害,由于免疫紊乱导致机体产生针对自身组织的致病性抗体,是以免疫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主要特征包括血清多种自身抗体及多系统损伤。因而,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范围广,除了肾脏外,还可以表现为低热、全身乏力、皮疹、脱发、口腔溃疡、关节肿痛甚至其他重要内脏器官损害如咳嗽、咯血、心悸、胸闷、神经精神症状等,同时伴随免疫系统紊乱表现,包括补体降低、多种自身抗体阳性等,需要专科医师综合评估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肾脏受累比例为20%~60%,是我国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肾脏受累表现多样,轻者可仅表现为无症状尿检异常,重者可出现尿泡沫增多、肉眼血尿、尿量减少、全身水肿、肾型高血压、肾功能迅速恶化等急进型肾小球肾炎表现,甚至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同时可伴随肾外系统受累。肾损害表现的多样性与肾脏病理密切相关,因此强调肾组织活检检查的重要性,肾活检显示符合狼疮肾炎病理改变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是诊断狼疮肾炎的金标准,也是后续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判断的依据。

狼疮性肾炎是如何引起?哪些人容易得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并未完全阐明。各种原因如遗传背景、环境因素(紫外线、某些药物或化学试剂、感染等)及内分泌异常(如雌激素等)等引起的免疫系统紊乱均参与其发病,免疫复合物形成与沉积则引起狼疮性肾炎。该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15-40岁),坊间也有“美女病”之称。但需要注意的是,儿童、青少年、老年及男性也可发病。

如何治疗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强调个体化。糖皮质激素因其快速抗炎抗免疫效果,应用广泛。对于存在严重肾脏受累的患者,糖皮质激素使用不可避免,甚至部分患者需要大剂量冲击治疗,后续还需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进行诱导治疗,病情控制平稳后,可调整为低剂量药物维持,避免复发。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评估疗效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因而强调定期复诊,活动期一般每2周-1月门诊复诊一次,疾病稳定后,每3月复诊一次。科学规范的治疗及良好的医患合作是疗效的保证。随着治疗手段的优化,狼疮性肾炎的治疗缓解率显著提高,10年肾脏存活率约81%~98%,但复发率仍较高(33%~40%),因此,早期规范的治疗尤为重要,慢性疾病虽终生相伴,但可防可控,切不可随意停药减药,严重的肾功能损伤甚至进展至终末期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狼疮性肾炎患者如何自我保养?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平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皮疹、关节肿痛程度、水肿等表现。狼疮活动期卧床休息为主,疾病活动控制和缓解后,可适当活动。注意防晒,以遮阳伞、遮阳帽、长衣长裤等物理防晒为主。育龄期女性注意避孕,如有生育需求,需及时咨询主诊医师评估风险调整用药。

饮食方面应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光敏感食物:如芹菜、香菜、苜蓿等,蛋白以优质低蛋白为主,无需大补,补充体内蛋白可给予瘦肉、蛋类等优质蛋白,如水肿明显或肾功能异常,需每日监测尿量及体重,适当限水;如肾功能异常,应低钾饮食;使用激素血糖升高者,给予糖尿病饮食。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患者,需严防感染。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保持口腔及皮肤卫生,避免腹泻及尿路感染。

校对 潘政

相关文章
确诊激增!有医院4小时接诊310例!这种天气一定要注意
2025-04-13 11:34:00
帕金森病的8个身体预警信号,你了解吗丨有话聊
2025-04-11 12:00:00
世界帕金森病日|如何预防老年人健康的“沉默杀手”
2025-04-11 10:01:00
世界帕金森日丨除了“手抖”,你对帕金森还了解多少?
2025-04-11 09:19:00
联影发布“元智”医疗大模型,医疗智能体如何重构未来医疗?
2025-04-10 14: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