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风口财评|“票根经济”让流量变“留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09:37:00    

2025年的“五一”假期,全国2.74亿人次的出游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在这场消费盛宴中,一种以“票根”为纽带的经济模式悄然走红:一张电影票根能解锁餐饮折扣,一张火车票根可串联景区优惠,甚至一场演唱会的门票也能成为城市文旅的“通行证”。这种被称为“票根经济”的创新实践,不仅升级了假日消费的体验,更反映出消费市场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深挖的深刻转型。

所谓“票根经济”,是指消费者凭借文体活动的票根,在后续消费场景中获得折扣、积分兑换等权益,以票根为纽带,串联起不同消费领域。例如,“齐鲁1号”旅游列车将车票与枣庄景区门票、酒店住宿绑定,乘客在下车后凭票可享受文旅优惠。北京798艺术区则将电影票根转化为艺术展览、餐饮折扣的“万能钥匙”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联动,实际以票根为媒介,把孤立的消费场景拧成了“一股绳”。过去人们看完演出、逛完景点就走,现在一张票根能让人多留两小时、多花两百块。

“票根经济”的价值重构,本质是对消费逻辑的升级回应。在物质丰裕时代,单一功能性消费已无法满足需求,消费者更希望获得情感附加值和文化认同感。例如上海虹口区成立的“票根经济”联盟,整合滨江餐饮、美术馆、体育场馆等资源,通过小程序实现权益互通,游客手持电子票根即可解锁“艺术鉴赏-美食体验-运动休闲”的闭环路径。这种设计不仅能提升消费频次,更能把消费者追求的情感附加值,通过票根流动于现代消费场景中。

“票根经济”的另一重价值,在于其对城市流量密码的破译。票根已从消费凭证进化为城市IP的传播载体。这种转化并非简单的商业捆绑,而是通过权益设计将地域文化基因编码进消费系统。同时,这种精细化运营,也充分显示出票根经济的“联动”功能——在连接分散商业节点的同时,为城市优化服务供给提供依据,推动消费流量变为城市“留量”。

尽管“票根经济”在节假日展现出活力,但其发展仍存挑战。首先是短期热度与长期价值的平衡。节假日之外,在平日客流下降后,景区、酒店是否有条件持续让利?其次是技术便利与人文关怀的冲突。例如,电子票根系统虽提升效率,却将部分老年群体挡在优惠门外。最后是模式创新与地域特色的融合。一些无法形成商圈的景点,若景点间距过远,恐怕不适合照搬“票根+消费券”模式,还需因地制宜,将地域特质转化为消费魅力,避免同质化。

“票根经济”的兴起,推动消费市场从“流量争夺”转向“价值共创”,不仅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也倒逼企业合作共赢,用创新提升体验、用连接创造价值。从更广的视角看,“票根经济”像是消费升级的缩影,用票根撕开新的消费突破口,让消费从交易向价值共生转变。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许耀文)

编辑:刘建

相关文章
大市场 大活力丨“体育+”消费潜力被激活 你的假期有哪些体育元素?
2025-05-06 15:07:00
风口财评|“票根经济”让流量变“留量”
2025-05-06 09:37:00
“五一”假期,济南市重点监测的30家景区共接待游客393.27万人次
2025-05-06 01:41:00
太湖县“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38.2万人次 核心景点与乡村旅游火爆
2025-05-05 20:50:00
“五一”消费实探|餐饮市场被“点燃”!企业备战、消费券助力
2025-05-05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