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08:03:00
8月17日8时至19日8时,土默特左旗29个监测站均监测到降雨,其中4个站达大暴雨级别,13个站为暴雨,12个站为大雨。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敕勒川镇圪力更村降雨量达227.3毫米,8月18日5时至6时1小时内降雨量达108.9毫米。此次降雨与7月23日至25日的强降雨相比,具有局地对流性强、单点降雨量大的特点,两次降雨叠加易引发山洪、城市内涝,部分河流出现流量增大、漫溢河堤的情况。面对这场“硬仗”,土默特左旗各部门快速响应、科学应对,以一系列切实举措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用行动赢得了群众的点赞。
提前预警织密 “防护网”,多部门联动筑牢第一道防线
“针对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旗应急指挥调度中心深化以气象预报预警为先导的多部门联防联守机制,持续发挥联合指挥调度作用。”土默特左旗气象局局长张岑介绍,气象部门严格执行“131631递进式服务机制”,提前1周以上预测降雨天气过程,提前3天发布重要天气报告,提前1天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逐6小时更新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逐3小时预警信息,提前1小时气象风险临灾服务,做到早监测、早预警。同时,强化与上级部门会商研判,与水务、应急、防汛部门联合研判风险,全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此外,发挥全旗各乡镇村信息员作用,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及时传递预报预警信息,提醒群众及时避灾。
土默特左旗气象局工作人员对气象情况开展实时监测
与此同时,土默特左旗统筹雨情、水情、灾情变化,提前组织风险区域群众转移,有效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次雨来得急、下得猛,但我们提前就收到了预警,心里有底。”敕勒川镇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闻令即动跑出 “加速度”,1321名群众两小时安全转移
8月18日晚,敕勒川镇三卜树村、陶思浩村、只几梁村等7个有险情的村,“村村响”大喇叭紧急播报强降雨预警通知,要求村民立即做好转移准备。几乎同时,村民微信群里也弹出相关通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群众转移战”迅速打响。
接到土默特左旗防汛指挥部指令后,敕勒川镇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采取“分组包片、网格化管理”模式,镇干部、村干部、党员志愿者一同行动,组织7个险情村群众的转移工作。“能投亲靠友的赶紧联系,自己有车的抓紧开车走,行动不便的别着急,我们安排了大巴车。”工作人员挨家挨户通知,并对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及时予以帮扶。
从接到指令到完成转移,仅用时两小时,7个村690户1321名群众全部安全抵达旗、镇两级安置点。
转移群众的同时,防汛“第二战场”同样紧张有序。敕勒川镇组织镇村干部对重点河堤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8月19日早晨,记者在只几梁后河的桥边见到正在指挥工作人员开展河堤防护的土默特左旗敕勒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姜俊义,忙碌的他声音沙哑、满身泥泞。他告诉记者,堤坝巡查中,如发现险情会第一时间进行加固,要确保上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本轮降雨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部分房屋由于长时间浸泡产生了裂缝等情况,目前正积极与住建部门联系,将进行房屋鉴定,后续会对房屋进行加固并做好群众临时安置保障。
暖心服务彰显 “民生温度”,安置保障让群众安下心
“房间很干净,床被褥等都齐全,一日三餐荤素搭配,工作人员把我们照顾得很周到。”在敕勒川镇卫生院内设置的安置点,西只几梁村村民赵红小老人坐在床边,指着室内布置连连称赞。
赵红小说,他是8月18日20时许被车接到安置点的,在这里不仅吃住有保障,医护人员还为大家检查身体,并配备了常用药品。
此外,据土默特左旗相关负责人介绍,7月27日起,该旗成立5个工作组启动保险面积核查及提前理赔程序,制定理赔方案,通过乡镇实地核查、卫星遥感与实地核查结合的方式统计保险面积。目前,土默特左旗农牧局已与相关保险公司对接理赔工作。
从提前预警到快速转移,从安置保障到相关理赔,土默特左旗用一次次果断行动、一项项暖心举措,在雨汛考验中筑牢了群众的安全防线。正如安置点群众常说的:“有政府在,我们啥也不怕!”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苗欣)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王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