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9:16:00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哈乐镇积极推进“农文旅+”模式,打造德胜营村机车文旅融合微度假目的地乡村旅游项目,发展“五大特色”规模化种植养殖休闲农业,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产业升级迭代,整体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和治理水平,有效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农民普遍增加收入,激发了乡村振兴新活力。
德胜营村机车营地
坚持因地制宜,精琢“乡村+机车”产业。哈乐镇充分利用德胜营村辖区内104省道交通便利以及周边生态植被、自然环境优美优势,发挥第三方企业运营策划优势,联合途远集团,打造以德胜营村为核心的机车旅游产业,重点推进“摩旅机车+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产业链。优化“住+X”民宿建设模式,以“山居民宿聚落+民俗产业”为核心,有效整合资源,推进德胜营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VR等高新技术,通过创意设计,构建新消费场景和互动体验,形成集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运营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区,全力打造一站式全龄全包全时的休闲旅游体验服务,形成“吃住游行”产业链,将德胜营村打造成集融合机车文化体验、户外运动、骑行拓展等于一体的微度假乡村旅游基地,2022年,德胜营村被确定为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德胜营村创意住宿区
坚持增收优先,力推“庭院+特色”经济。聚焦服务村民实现务农、顾家、增收“三不误”,推动解决村集体闲置劳动力、半闲置劳动力增收问题,围绕“庭院+特色种植”,在义兴元村打造“庭院+特色”多元化发展经济的庭院经济示范村,坚持“小庭院、大经济”的思路,让庭院经济成为村民增收的新渠道。积极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和空闲土地以及村委会门前小广场集中种植海棠果树,在增收的同时也起到绿化美化庭院的作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今年预计带动22户农户领栽海棠果树苗308棵,在村委会小广场路南集中种植果树692棵,预计亩均纯收入可达到4000元左右。
引导村民坚持“变废为宝”思路,发挥手工制品优势。义兴元村带动村民制作一批丝网花、剪纸、串珠编织、抱枕印花、干花相框等,通过电商等渠道打通销路,推动农民实现多渠道增收。
坚持产业升级一以贯之,将融合创新作为最强动力最优路径。在推动“农文旅+”模式过程中,哈乐镇坚持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开拓庭院种植、采摘体验、度假体验、休闲康养等新业态,融合农业、旅游、畜牧业等产业,拓展了市场空间,延伸了产业链条,提升了农产品附加价值,同时打造发掘一批文化产品,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有效转化为经济社会价值,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云艳芳 通讯员 段致一)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王伊蕾